不知不覺吃海鮮素竟然已經滿兩年了!這些日子以來,身邊不少朋友對於我的飲食改變有不少疑問,就藉由兩週年來好好的紀錄一下!
什麼是海鮮素?
海鮮素英文叫做 pescatarian ,指的是只吃海鮮、蔬菜水果,而不吃其他種肉類 (例如:豬牛羊….) 的素食型態。但我自己的飲食習慣是以大量的蔬菜以及植物性蛋白質為主,而海鮮做為補充性蛋白質,有時候與朋友家人聚餐時找不到素食選項的替代方案,我也盡量減少蛋奶的攝取。
開始海鮮素的動機?
身邊有非常多人問我這個問題,我向來不排斥吃素食餐廳,但真的開始停止吃肉,是在 2019 年 11 月看了 Netflix 的紀錄片 茹素的力量 (Game Changer) 開始的,這部紀錄片訪問了各類的素食運動員 (格鬥競技、奧運選手、拳王、美式足球隊等),藉由實驗對照以醫學數據等來證實茹素是否會影響運動表現與身體機能。
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讓我非常驚訝:原來人是可以不吃肉存活的!(是發現什麼天大秘密嗎) ,然後我又搜索了其他資料,看了另外兩部紀錄片:飲食與健康 (What the Health) 以及 食療聖經 (How Not To Die)。
所以在 2019 年 11 月,我開始給身體進行一項實驗:吃素一個月,看自己到底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如果我身體反應不良,那我就回去吃肉。
於是,我就吃海鮮素到現在了,時間真的過超快,轉眼已經超過兩年。
身為台灣囡仔ㄉ me,去過的素食餐廳大多是宗教素,2015 年住在加拿大時才發現原來素食不只是佛教的專屬,大部分餐廳多半有素食選項,純素 (vegan) 餐廳也很常見,咖啡店也有許多燕麥奶、杏仁奶等牛奶替代品,我才發現原來在當地素食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身邊也有些來自歐洲的朋友吃海鮮素,有些人因為健康、環保、愛動物等理由,我自認沒那麼偉大,自己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基於健康還有好奇心。
台灣目前也有很多融合各國料理的素食餐廳,菜單除了有各種變化,也越來越精緻,蔬食 buffet 吃到飽果然匯就是我的愛店之一,這陣子也吹起了燕麥奶風潮,讓不喝牛奶或乳糖不耐的人有更多選擇,我知道網路上有很多人論戰燕麥奶是不是比較環保或健康,我倒認為多一種替代選擇沒有不好,只要純素者不去壓迫其他飲食習慣的人,青菜蘿蔔各有喜好,不用互相傷害。
兩年多以來的心得與變化
這樣的飲食習慣持續兩年,第一個變化是感覺身體變輕了,相比於過去吃完食物的沈重,我可以感受到身體比較沒有負擔。
再來,也是比較難解釋的,就是我吃素後,提升了在靈性相關的興趣,我開始對於與能量、靈魂、宇宙等相關議題感到好奇,我常思考人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大家口中的修行又是什麼?我在這一世的目的是什麼?
佛教說茹素是減少罪孽,不把動物死前的怨念吃到身體裡,這部分我無法求證,生活中我可能也無意識做了其他傷害動物的事,吃海鮮也沒有比較環保等,不過這也不是一個比賽,每個人做自己可以的部分,我也盡力做到不浪費食物。
分享一下因為小丑拿下各大電影獎的演員瓦昆費尼克斯,2020 年在奧斯卡得的獎感言,我看了 20 遍以上,每次看都給我不同啟發。
You are what you eat.
我個人相信食物是有靈魂的,如果每天吃的是有機、新鮮的無加工食品,對於身體與心靈都會有不一樣的滋養,近幾年很盛行的 mindful eating,指的就是從食物的選擇、專心品嚐食物的味道、真心感激食物給予你的能量的過程,吃健康的食物,身體會回應你的。
也許有些人會反駁:吃肉哪裡不健康!?(我的部落格這麼默默無聞應該還沒有酸民吧),好佳在目前我的身體反應很好,體檢報告數據也都非常健康 ,唯一缺乏維生素 D,需要多曬太陽。
有朋友曾經問我:你都不會想念吃肉的那種快感嗎?我偶爾還是會看吃播,看著 Youtuber 們大口吃炸雞牛排,肉食主義 20 幾年的我還是會覺得很誘人,但目前沒有想改回肉食的衝動。
我未來還會再回去吃肉嗎?我現在沒有答案,但目前的我很喜歡且習慣這樣的飲食型態!如果真的有一天我有非吃肉不可的衝動,我也不會阻止自己,最重要的是,飲食型態是個人自由,自己盡力做到不批判他人的偏好,簡單說,你爽就好!